评论:

  • 妮玲 2小时前 :

    时间有点太长,但其实没啥废话,包括各种穿插纪录片也挺恰到好处。本来以为是小年轻穷开心故事(虽然其实也差不多)似乎有些故意的魔幻“穿帮”比如画室外故意拍了地上的Stolpersteine“绊脚石”。基友家豪宅外景是密斯的Lemke Haus,内景似乎不是,但也很好看

  • 塔慧颖 4小时前 :

    旁白运用优秀作品。

  • 旭涵 3小时前 :

    (看到第一眼就觉得会再看一遍又一遍,写得真好啊,居然没有原著可看,使人痛苦。啊!难受。

  • 卫建 9小时前 :

    想起Vor der Morgenröte,也許能在黎明之前離席是一種仁慈。

  • 任承志 7小时前 :

    有话外有内心独白的表述有开篇的跨时代转场,但主要还是靠故事。二战前的德国的一首挽歌

  • 养静慧 7小时前 :

    逐渐沉浸,像是听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沉浮中尽是虚无。

  • 万谷兰 9小时前 :

    很久没看这个打开才知道是看过的内容,看评论才知道是21-26的合集哈哈,没关系正好回忆一下

  • 卫锦镖 5小时前 :

    前半小时破碎、交错的形式,很适合用来展现混乱和翻滚的欲望,但和过快过密的对白一同阻碍了情感的融入。

  • 俟兰英 9小时前 :

    *【2022-5-1下载再看】

  • 宰璠瑜 7小时前 :

    《永不回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德语区仿佛每年都会有部考验人耐心的”三小时”出现,只要打开,似乎不会后悔- -因为很难不被其中别致的气质所沉醉吸引,投入并不短的时间去进入这些故事。这部电影接过了它们的位置,也注定是段让人印象深刻的启程。独特的时代背景赋予其意义- -萧条之后,劫难之前,世界仿佛在变得越发疯狂;然而却依然抓住激情,于动荡中纵情,麻木、忘记还有燃烧。风格上的明晰也同样是更振奋的加成,这或许是“2021年也可以这样过去了”的昭示。

  • 利念桃 7小时前 :

    声色犬马的魏玛共和国,配上小知识分子和社会主义者的困境与挣扎

  • 拜芳蕤 0小时前 :

    以犬儒享乐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中的私人故事承载二战政治文化生活反思,不仅具有反战批判也具有辐射跨时代生存方式的现代启示意义。艺术作为人生活追求的基本权利与社会义务与责任的关系是割裂的,身处于具体时代背景中的人想要追寻基本的这项权利必须用扭曲的游戏身份去出卖身体与灵魂。对现世的逃避反叛,在个人能力缺失、在基本生活都无法在正常社会中被允许保障时,夸张的欲望变成了畸形人体与战争产物,人们在矛盾的困境中孤独挣扎,法比安拒绝女人包养,但他的爱人却拼命挤身名流,无奈可悲是他依然怀有对天真女人的爱,他最后并非死于溺水而是死于被销毁的书籍笔记,正如法西斯的暴行对整个知识社会的强奸,历史上烧书禁严时代的耻辱将电影的批判推向终结的高潮。自动钢琴是艺术不在场和工具化。感情真挚多落泪,工整之余且平庸。文笔深厚且精妙

  • 施世韵 8小时前 :

    非常不喜欢,“下陷式”观影体验,在众多喧宾夺主的技巧里不知所云

  • 愚逸美 0小时前 :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 夏侯悠馨 8小时前 :

    啊男孩加歌厅,还有一些史诗感,现在浮躁的我3小时内没嫌闷,又一次不合时宜的汤希林合到当下我的时宜里

  • 嘉安柏 9小时前 :

    故事和人物中都是关于时代和社会的厚重感与文化艺术观 剪辑中混杂着人物的情绪和社会氛围 比起普通的剧情片 这类艺术片的以小见大 以点概面的能力更强 历史中总是需要很多这类不一样的视角和角度 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还原历史 更深重的意义在于如何面对生活以及那个时代一些特殊独特的记忆

  • 斋芳林 7小时前 :

    最近韩国电影看多了,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对胃口的电影了

  • 宝正信 0小时前 :

    确实是左派忧郁。确实是。感同身受的。教授长得像沈林。

  • 彩薇 3小时前 :

    各种现代主义表现方式的杂糅,令人眼花缭乱却对人物塑造没啥实质推动。全片最精彩的就是来自原著小说的旁白了,使观众一窥原作的高度文学性。另外,镜头晃得叫人想吐,过多的失序败坏了美感,只让我觉得摄像师手抖得厉害,越发感到固定机位和轨道摄像的可贵。

  • 壤驷欣嘉 6小时前 :

    多看看也不错,毕竟后面人都不齐了🥲(有生之年还能在电影院看到无限么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