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欧美综艺 1992

导演:

剧情介绍

  【简介】
  2010年BBC 4台的新纪录片《铭记历史》。
  本片脱胎于50年代的《铭记历史》系列,利用了各种新闻影像真实记录了20世纪前半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
  第一集:飞行先驱
  本集记述了人类飞上天空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其中包括,怀特兄弟的历程,罗斯福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飞上蓝天的总统,R101灾难事件和林德伯格横渡大西洋的单飞旅程。
  第二集:舞台荧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娱乐业的黄金时代。本片记录了当时剧场,音乐厅和电影院的真实状况,为我们展示了查尔斯·劳顿的舞台历程和玛丽·璧克馥以及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对欧洲的访问。
  第三集:战争创伤
  本片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影响。包括:一战中的征兵和训练记录,战壕中的士兵生活,对一战结束的欢庆,1940年的敦刻尔克30万人大撤退,以及不列颠保卫战中的飓风战队。(这里突然感觉到热血沸腾啊~这集会很好看吧!)
  第四集:女性世界
  由曾经的歌手乔伊斯·顾莲费尔和电影演员伊迪丝·埃文斯担任解说,本片深入揭示了20世纪前50年,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包括:妇女参政论者的抗议游行,一战中参与工作的妇女,女子网球运动员苏珊·朗格伦以及二三十年代的流行趋势。
  第五集:超越梦想
  20世纪前半叶的坚持不懈,创新改革以及技术飞跃造就了当时的一系列探索行动的圆满成功。包括:一战战场上的记录,斯科特对南极的探索,马洛里和欧文攀爬珠穆朗玛峰,罗斯福参观美国顽石坝,以及对汽车前保险杠的经典测试。
  第六集:王室风云
  欧洲王室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我们片子将展示一个战争的时代,一个解放的时代,一个暗杀的时代,一个引咎辞职的时代。本片会介绍:维多利亚女皇,爱德华七世,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伊曼纽尔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一世,乔治五世,爱德华八世,日本裕仁天皇,乔治六世以及伊莉莎白二世。(突然嗅到了八卦的味道~)
  第七集:娱乐年代
  20世纪前半叶英国人是如何休闲娱乐的?本篇介绍了划船比赛,海边嬉戏,维多利亚式的游乐场,海德公园的骑马运动,1919年阿斯科特赛马会,以及20年代的多维尔和温布利的大英帝国展览会。
  第八集:追寻和平
  记录了一战后世界各方势力竭尽全力试图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各国试图通过国际联盟缓和各方冲突,却最终引发了大规模的扩张和侵略。本片记录了凡尔赛条约的签署,拉姆齐·麦克唐纳在1924年国际联盟大会上的讲话,英国首相张伯伦与希特勒之间的谈判,1944年夏罗马和巴黎的解放,以及1945年德国投降协议的签署,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第九集:罪与罚
  讲述了臭名昭著的黑帮成员所犯的罪行以及美国大萧条时期的各种犯罪。包括:对林德伯格子女的绑架,这被称之为“世纪大案”。还记录了试图躲过海岸警备队的酒类走私犯,暴徒“木腿”杰克的钻石大案,监中的约翰·迪林杰,赛马场上的黑帮教父阿尔·卡彭。(赶脚很爽啊!很牛逼啊~)
  第十集:战中平民
  讲述了两次世界大战对英国平民的影响。从大后方的角度来看待战争。包括:马戏团中的大象在展示被当做耕牛使用,靠婴儿车躲过毒气攻击,二战期间伦敦市民在地铁过夜,以及二战结束时普天同庆的场景。
  第十一集:急速快感
  本集讲述了20世纪前半叶那些追求速度的人们,如何超越自我,寻求急速快感。包括:马尔科姆·坎贝尔,摩纳哥国际汽车大奖赛,超级喷火战斗机,女飞行家艾米莉亚·埃尔哈特,以及在英澳同时保持单人飞行纪录的简·巴顿。
  第十二集:物资短缺
  讲述了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大西洋两岸的困难时期。包括1920年的华尔街爆炸事件,1926年的英国大罢工,以及30年代美国干旱尘暴区的影像记录。
  http://www.verycd.com/topics/2913643/

评论:

  • 张廖鸿晖 9小时前 :

    1. 那条街人人都认识我的岁月早已不在,但黑白对立的仇恨还在;故乡已经不可回去,但关于故乡的电影越来越多。是一部可以从place这个概念出发讨论的电影。2. 故乡是一封旧旧的情书,这部电影虽然采用了黑白摄影,但是分明的对比度和精致的画面让一切显得太新,好像杂志封面,就像演员们精致的脸庞。风格上的矛盾使得乡愁变成了时尚元素,记忆的质感被抛光打磨,因而共情力大大减弱。3. 黄色字体让人想到Roma,结尾的点题让人想起Nomadland, 东施效颦之作。

  • 尚碧蓉 7小时前 :

    像是《罗马》但又不一样 相同的可能都只是导演对童年的怀念 一开始的空镜我好喜欢 虽然故事不太吸引我可是画面很喜欢

  • 五雪瑶 0小时前 :

    it's actually a bit hard to understand the lines with the accent.. but still such an interesting angle... and it's amazing that some childhood memories seems never fading even after a long time. a powerful work with many heartwarming moments that still resonates with me after the movie. well, TIFF does have taste. ps. it's strange some historic events look so absurd now but at the time..

  • 奈依霜 8小时前 :

    贯穿电影的儿童视角,带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宗教矛盾。导演显然无意深挖当时所处的社会现实和挣扎苦难,他做的最好的,是追溯了对自己人生兴趣、人格成长影响最大的那些人和事,那造梦的电影院,和哲人一般的爷爷,正直温和的爸爸妈妈。这部电影中对社会现实的展现就像孩子主角纠结于“我们该走哪条道路”的图画一样肤浅,但是电影带来的那些切近的生命体验,来的也像孩子的眼神一般纯净和动人。

  • 云漫 7小时前 :

    小男孩和祖父母演得最好。口音确实有点难懂………

  • 悟轶丽 6小时前 :

    “故乡”和“他乡”是组相对的概念。在祖父去世前,巴迪眼中的“故乡”只是贝尔法斯特,“他乡”是除了贝尔法斯特之外的任何地方;而当祖父的离世让巴迪看到了生死,“故乡”与“他乡”的意义也随之的分别扩大至“生”与“死”的层面,也许因此巴迪才能平静接受了离开贝尔法斯特的事实,也许巴迪懂得了,只要心中永恒怀揣着对故乡的记忆与怀念,“故乡”就永远不会远离、不会消失,所到即故乡。

  • 告俊晤 6小时前 :

    是背景本该不堪但拍得非常甜蜜温馨的私人记忆。爹妈是恩爱俊男靓女有摩擦能和好能携手进退,爷爷奶奶幽默善良大气还能倾听会表达,就算不是这卡司而是素人,也是极理想的家了。/街景的纸板感有点太强。有一瞬间我甚至都觉得很狗镇了。也许可以理解为一种风格吧。/开头结尾、几个观影观剧时刻是彩色,很工整的创意。/今年黑白的真的不少啊。/三星半。

  • 尤冷松 1小时前 :

    很轻松很愉悦的电影,讲述在动乱中小孩子的快乐。即使是最混乱的时期,小孩子的世界也是单纯的,没有立场没有抗争,只有喜欢的小女孩和懵懵懂懂。其实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用黑白,即使是讲述回忆也不代表回忆就要是陈旧的颜色,倒是黑白的主色调让电影播放时的彩色pop out出来,感到了光影世界为肯尼斯布拉纳的触动。而且黑白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太美了,贝尔法斯特的街头也那么美,这是他写给过去写给家人写给故乡的情书。

  • 彩寒 1小时前 :

    私人回忆+儿童视角+黑白影像,好像也变成了新套路。

  • 余芳洁 5小时前 :

    再混乱落后的城市里,因为伴你长大,总有小情小爱让它有了重量。但家乡终究只是午夜梦回寄托的地方,是人生开始和老去后的归宿,却往往不是被选择的、最值得过的,最精彩的过程。

  • 日初 4小时前 :

    不同于此类电影大部分都会仅仅对过去年代的简单回味思念,电影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周遭的不稳定以及恐慌,其实是很真实的。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下,也有更多没有选择的权利,“爱尔兰人大多是移民的”听的让人感同身受而又bittersweet。(如果觉得这个电影“仅仅是从北爱去英格兰而已而很无病呻吟”的话建议可以看一下北爱近几十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为什么很多人选择了离开)

  • 伯清漪 4小时前 :

    4/5 第79届金球奖 电影类最佳剧情片提名

  • 劳雁卉 8小时前 :

    比《罗马》差了三个《爸妈不在家》,摄影太棒棒了。

  • 房晗蕊 6小时前 :

    我,看不下去了。本身挺有意思的故事啊,可能我要求高了。奥斯卡,真是越来越垃圾了

  • 巫马天翰 9小时前 :

    字幕组很了解我,在这部我觉得除了配乐一无是处的电影里,给我标明了所有配乐的歌词和歌名,这就是我给这个不值得三星的电影五星的理由。

  • 振鹏 1小时前 :

    把一个告别故乡的故事建立在宗教冲突的背景下,给留下的人一个离开的理由,给离开的人一个安心的原因,给迷途上的人一条僻静的道路。身处万里之外的我,虽无法感触其中的挣扎与无奈,但也从中得到了对在不久后离开故乡的些许慰藉。配乐是艺术。

  • 拓跋清佳 9小时前 :

    就像这个孩子的梦,所有的美化都加了童年记忆的滤镜。不过,这么可爱的宝贝,还是可以看看的。

  • 娄妞妞 6小时前 :

    未免太悬浮了 感觉没有回忆的真实和温度反而像是漂浮在舞台上的一出舞台剧 cinematography搞得像是photography 不缺乏美感但是缺乏影像的流动感 就非常平庸吧 即使题材应该能让我感同身受也始终没有产生情感联结

  • 文祜 5小时前 :

    3.5很明顯就是模仿羅馬的作品,應該說艾方索柯朗拍出羅馬後,一堆大導演便開始拿自己長大的地方進行創作,構築自己心中的羅馬,但其中什麼都模仿,且最沒有自己風格的英國導演,便是咱們的肯爵爺。說到這也不是想要說貝爾法斯特很難看,跟尼羅河相比我反而欣賞這部很多,愛爾蘭1960年代末的緊張氣氛,搭配一個小男孩的成長故事,看到兔嘲男孩、月升王國的影子,家鄉動盪不安,最後舉家遷移至英國的掙扎過程,構成一個告別家鄉的成長之旅,喜歡布萊納置入的迷影情懷,索爾漫畫置入也令人會心一笑,但是多重視角顯的有些混亂,看完並沒有給我種這小男孩是全片主角的感覺,反而媽媽還比較像主角。傑米道男好久不見,總算又接到一個好角色,茱蒂丹契片尾特寫是入圍女配的關鍵。微拙劣的模仿羅馬作,但主題是動人的,看完還是得說:布萊納資源太好了。

  • 慕寒荷 4小时前 :

    电影试图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来展现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但是却被限制在这一视角无法展现深入,对缺乏相关背景信息的观众十分不友好,总是处在一种似懂非懂的迷惑状态,同时整部电影缺少一条明确的主线,更像是童年记忆片段的拼凑,但是至少这些片段是饱含情感的,很喜欢几段人物的特写镜头,很有视觉冲击力;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过多的bgm,很大程度上破坏了黑白影像的质感,甚至还有一种审美疲劳的廉价感,但好在主角们的表演还算不错,太喜欢Judy Dench在后半段的表现了,Caitriona女主戏也很棒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