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古寺神佛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剧情片 2015

导演: 马丁·舒利克

剧情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一位早逝的电影天才的散文式纪录片,《格列佛最后的旅行》用日记+影像的形式再现了1964-1972年捷克导演帕维尔·祖拉塞克的私人生活,他的情感困扰和动荡的时代背景,帕维尔生前只留下了两部电影和33篇日记,1964年29岁的他刚刚独立拍完一部短片并写了几本出色的电影剧本,一个有天赋的年轻编剧即将要成为导演,然而与妻子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在艺术家过于自我的生活里,那时新浪潮刚刚萌芽不久,卡罗维发利影展吸引了众多世界的目光,一批刚毕业的青年导演也初露锋芒,包括帕维尔在内的许多人都看到了实现个人梦想的机遇。。。68年前后的改革让布拉格迎来了春天,青年人的生活色彩开始丰富,新潮和时尚充满在这座东欧小城里,可帕维尔的生活却逐渐脱离轨道,妻子离她而去,带走了可爱的女儿,而他正困扰于新剧本的创作,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觉得自己也许并不适合做这一行。。。
  当苏联坦克悍然侵入布拉格时,帕维尔选择了沉默,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走上街头抗议,而是以电影为控诉极权暴力的途径,尽管在《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中这样的主题显得并不是很直白露骨,但事实上隐藏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而这也决定了帕维尔和他的电影的命运,影片只在一座小剧院里放映了两周就被禁,帕维尔连同埃德尔瓦·朔尔姆、杨·南曼奇、乔拉·赫兹等人一起上了捷克秘密警察的黑名单,他的工作室被迫关闭,胶片拷贝被没收,那段时期他彻底放下了电影,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并有了儿子,可谁又知道一个受到禁锢而无法展示自己才华的艺术家心中真正的苦闷呢,十七年后当丝绒革命即将爆发之前,54岁的帕维尔却没能等到重获自由的那一天。
  影片由帕维尔的儿子马瑞克扮演父亲,片中贯穿头尾的画外音朗读日记也是由他亲自叙述的,导演马丁·苏黎克用家庭电影的实验性拍摄手法将一个艺术家短暂而悲剧的一生展现在观众眼前,时代是如何影响个人的命运,黑白与彩色交织的画面暗示着帕维尔分离的情感世界,一种是与女儿在一起时的温馨,另一种是陷入孤独和迷惘时的无助,在他的眼中我看到了忧伤,即使与家人相处时他的安静的目光背后依然有着深深的痛苦感,对前妻的愧疚,对女儿的思念依然折磨着他的心灵。摄影机始终跟随着主人公,一点一滴地记录下生活的全部,略带苛砾感的影像构建起一个很私人的空间,但生活毕竟是可以被再现的,而特殊的时代却是很难去复制的,所以影片里还插入了不少真实的纪录影像,将真实的场景与演员的再现两者结合为一体,剪接处丝毫没有唐突感。
  在我看来尽管帕维尔·祖拉塞克的遭遇能代表捷克新浪潮一代从最初的充满理想到被无情扼杀再到逐渐归于沉寂的悲剧结局,但他更多还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而存在,他的生活里也有着普通人的爱恨得失,有着那个年代东欧人生活中共同的压抑和痛苦,人们应该记住他和他的电影,记住那段悲伤的往事,但历史并不能倒转,传奇也不可能再去重复。
  《格列佛最后的旅行》(The Key for Determining Dwarfs or The Last Travel of Lemuel Gulliver),2002年,58分钟,黑白+彩色,捷克共和国。03年捷克评论家协会最佳纪录片奖;03年德国威斯巴登东欧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百合花奖。

评论:

  • 慧梅 9小时前 :

    诗性电影+战争片,有大胆尝试,但也有诸多问题。专门做的ADR方言自然亲人(是家乡丽水话!),但也因此收音太好,缺乏真实性。摄影上值得琢磨,画面不是单纯地变成纯黑白,而是保留了部分色温(火光的暖色、夜光的冷色),但也因白天是自然光、夜晚是剧组打灯,视觉上有落差(相较于老好莱坞黑色电影的经典打光方式);长镜头氛围的营造、部分诗意的表达也被战争片段的剪辑与故事的进行无情打破,相较之下1917对长镜头的理解可能更适合战争片。虽说个人对电影诗研究不深(只看过一部老塔),但感官上还是直接感受到没有获得连续的诗性体验,作者没有处理好两种类型之间的矛盾;同时主题有但不深,诗性也显得杀鸡用牛刀了。当然,这两者的矛盾显然是难以处理的,而这种类型的尝试,正是中国电影目前所需要的。

  • 六惜雪 1小时前 :

    6月浙传场放映

  • 丽漫 6小时前 :

    但是片尾这里必须活!

  • 告妍丽 7小时前 :

    棱角分明,侧颜杀满分,尤其那凸出的喉结都是戏,男性荷尔蒙爆棚。

  • 历水冬 5小时前 :

    低饱和银色里场景透着绿,看下来还是挺考验眼睛的。故事不用谈,一次美术视听实践,需要费点劲儿才能看完,催眠得很

  • 左怀芹 1小时前 :

    只见其美,并无诗性。这种美感是摄影带来的,雾色在光影中间穿梭,确实很漂亮。但好像只是为了去拍一个好看的镜头,并不服务于剧情,人物。导致剧情松散,人物单薄,没有令人动容的地方,这些都是与摄影脱轨的

  • 卫采泓 1小时前 :

    资方是政府主要,制作是美院,故事是讲国共内战的,本质上是在反思战争,不是歌颂,影像很实验很有风格(长镜头,低饱和),总体是蛮好的,会被有些场面惊艳到,但整体看下来有些段落也有点沉闷,可能跟低照度和低饱和,缓慢移动的长镜头的节奏有关

  • 受星剑 5小时前 :

    棱角分明,侧颜杀满分,尤其那凸出的喉结都是戏,男性荷尔蒙爆棚。

  • 亥梦秋 8小时前 :

    第11届BJIFF第八张票献给《云霄之上》低成本高质量的竞赛单元影片 影调冷而压抑直到最后一个镜头的反差 毫不夸张的说我心跳跟着影片节奏几次加快 包括手持跟、摇镜头逐步递进的刺激感 迷雾、构图和光影的诗意 长镜头的组接 还有部分写实的画面具有质感 人物的命运也蛮反套路 比较特别的一部

  • 励采春 8小时前 :

    美术功底见长影片的通病:画面颇具美感,剧情处理粗糙。结尾的血雨设计有画面冲击力,但主旋律和诗意难以共存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调节。后期方言配音是最初的设计还是为了中和演技的不足?/现场交流难受得让人扣一分

  • 喜浩博 0小时前 :

    精致优雅的皮囊之下,藏着的是一个明明内心并不安分,却还要假扮成守旧的魂灵。在形式部分完成了对宏大叙事的忤逆,视听部分是最大亮点,能看出苏联东欧电影的影子。内容部分试图表现个体在战争环境下的恐惧,以及用更加人道主义的视角去审视战争下的个体,也正因如此距离历史虚无主义只剩半步之遥。战士们的牺牲明明应该是悲壮的,但观感却是无奈与绝望的。执行必死的命令与违逆命令拯救他人生命哪个更高贵,这是一个道德焦虑电影要探讨的命题。而人在战场上精神崩溃的体验,则更来源自库布里克的《恐惧与欲望》。尽管主创拼命要去为战士行为的正义性做出解释,但片末的血雨绝对可以有弦外之音的解读。

  • 哈恨桃 8小时前 :

    就真的还好 影像上是有些有意思的想法 不过也不能指望主旋律有多少出格吧

  • 允晶燕 9小时前 :

    放在主旋律战争片里算是有风格,但风格实在压过故事太多,反而让人对故事没什么印象只记得风格。

  • 业念雁 7小时前 :

    导演想突破战争美学,但是不晓得他想过没有为啥战争片不这样拍。剧情看的我一头雾水,主要是谁是谁,谁在干嘛真的让脸盲的我混乱无措。算是一种美学尝试,在低预算下导演也努力了,加油吧

  • 岳暄莹 8小时前 :

    浙江省宣的订制作品。对战争的思考深度别说王毛杀生了,集结号都不如。形式感来自低饱和调色,低照度打光,手持跟拍和方言素人,学院派的电视电影,那也是电视电影啊。

  • 丘冰蝶 7小时前 :

    老师做的,学生捧的,学院派自我标榜的影像,长镜头新山水流动感诗影像,隔雾观血,影调让人回想起看杉本博司拍自然博物馆的摄影策略,但完全不耐看(层次是虚浮的),伊万的童年/自己去看也没有对标的必要,只能和自己人或者上一辈的同类型比比,就当是一次阶段性胜利吧

  • 帆冬 3小时前 :

    没想过会看到一部有古典美学意蕴的命题战争片。

  • 张简玉轩 9小时前 :

    这灰不拉叽的滤镜真是够了,看不清人物表情,边界模糊,电影质感不是冷色调就一定高级。头一次见方言说得这么不接地气。剧情无聊,角色单薄,转变突兀。摄影还可以吧,像作画那样讲究构图,但很多时候过于追求静态构图又没能力把握住动态构图,以至于让人物沦为了模特。

  • 博暄 1小时前 :

    好久没看电影迟到过了(裂开)......

  • 振祯 0小时前 :

    前面觉得一般,结尾还是有被震撼到。美院也是把风格化做出来了。还有,终于懂为什么北影节要把“红军与白军”改成红与白了。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