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一个炎热的夏季,一名寄居巴黎的音乐家皮埃尔获得了一份意外的遗产,这似乎是他命运的转机。但很快,这转机就从正面转向了负面。遗产落空,而好友此时都在外地。就在一次短短的旅途中,他一步步沦为了流浪汉。这几乎是侯麦的电影中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但这戏剧性情节在影片中也仅仅只是一次契机。
  主人公的社会身份在一天天的窘迫中丧失,他的尊严也几乎荡然无存,周围的一切对他而言也已经完全不同了。在这里,事物呈现出的是对于不同境遇的人而言的相对性。主人公的境遇可以使得周围一切事物的意义发生改变,商铺小贩的叫卖,也许平时在主人公耳朵里只是噪音,而对于已经食不果腹的主人公来说却像是欲望的引诱;而周围的游客们的怡然自得对比的是皮埃尔对巴黎的咒骂。影片最后,转机再次降临到主人公身上,主人公仍如前一次一样振臂高呼。结尾给出了不断叠化、不断逼近的狮子星座的图案,似乎是在对应影片的名字,对应皮埃尔对自己命运的笃信。
  但命运如同星座一样不甚可信。星座的命名由人所赋予,如果没有人的命名,它们只是散落在天空中的亮点,更不可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几乎所有的旅游地吸引游客的地方就在于此,如果不能赋予这些风景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意义,它们便与其它的地方没有太大的差别。一块石头、一棵树、一片沙滩当然会有所差异,但至少没有主人公们想象的那么大。故事所给出的训诫,并不是情节所讲述的主人公的命运,而是内隐于情节与主人公所想象的自己的命运之间。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个“道德故事”。正如影片中皮埃尔的画家朋友弗莱德所说的,钱也许会埋没皮埃尔。当然在这里,侯麦并不是要重复一个古老的谚语。关键是,对于皮埃尔来说,他的价值会存于何处?
  皮埃尔的奏鸣曲被那封带来遗产的电报所中断,而也正是那首未完成的奏鸣曲才让他的好友认出他来,摆脱了厄运。或许也正因如此,那首奏鸣曲可能永远无法完成。而这与遗产的得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面向,情节也因此并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最终,主人公的命运好像真的应验了,但那也未尝不是一个圈套,抑或一种障眼法。
  在巴黎街头,皮埃尔对着石筑的墙壁捶打、咒骂。他并不知道,他攻击的正是他自己的名字(在法语中,他的名字Pierre与石头pierres完全相同)。石头正像一面无法照见面孔的镜子映证出他自身的存在。皮埃尔在沦落中,几乎沉默不语,没有人能认出他来,即使是就在他身边的朋友(画家弗莱德和皮埃尔坐在路边同一条长凳上,却都没有注意到对方)。是小提琴帮他发出了声音(这一次皮埃尔的演奏并没有像上一次在聚会上那样发出刺耳的声音),并让他重新融入到了他所咒骂的巴黎。但之后的故事,也许只是这个故事的不同的变体。结论也如狮子星座的图案一样暧昧不清,皮埃尔在沉默中所想的正是这个故事真正令人发想的动力,即使他所想的和我们所想的并不一样。

评论:

  • 德芷荷 1小时前 :

    黑白格调,有历史感的同时不失唯美,儿童视角,动乱冲突依然看到儿时的快乐和对故乡的留恋。似乎也就能想到这些,还有就是英式英语吧(大概)。7/10分

  • 司子凡 4小时前 :

    {★★☆} 这不是个轻松的决定:我相信Kenneth Branagh童年的图像,也相信他在镜头后忠于这份图像。但看完后数日,我脑内却难以回忆起几个这部致敬Branagh所成长街区的电影里,在那条街区上生活的被挤压、坚守或放弃的人们。就像孩子模糊的念想,贝尔法斯特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有地标、有伤痕、有欢笑,却没有一个让他不舍离去的理由。

  • 干开宇 3小时前 :

    除了爷爷告诉小男孩,会有新的生活,新的朋友,不会有人嘲笑你的口音那里,稍稍被感动到一些,其余部分都无聊到要睡着。能激起背井离乡之人心中的一点点涟漪,但还远远不够。

  • 宁松雨 4小时前 :

    约翰.福特的电影常常使用门框式构图,这部电影频频出现窗框式构图,黑白摄影很美甚至让人觉得摄影师已经陶醉在了自己的摄影中。有人说像罗马但是感觉上也有点博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的味道,当然不管是和罗马比还是和最后一场电影比,这部都只能算是一个小品了。片中片出现了很多经典电影,双虎屠龙,正午,对话中也提到了很多经典,罗宾七侠,消失的地平线,等等。塞伦.希德演的祖父相当好,躺在棺材里的画面一定是在致敬双虎屠龙。PS“我们爱尔兰人不怕颠沛流离,要不然全世界就不会有那么多酒吧了,哈哈哈。”

  • 旷思松 0小时前 :

    一部包装很漂亮的电影,何必刻意去展示动荡年代,感觉拍童年快乐看电影唱歌跳舞的部分自然的多。

  • 斌铭 8小时前 :

    其实这部电影拍的不够好 但是近期男童arthur虐杀案让我看到6岁左右的英国男孩都会有一阵难过?

  • 将妍芳 3小时前 :

    下午茶配的小资格调电影一样儿,画面看着赏心悦目,故事性并不强。生活如水。

  • 徐星汉 8小时前 :

    【85】

  • 彤轶丽 4小时前 :

    4/5 第79届金球奖 电影类最佳剧情片提名

  • 东方映颖 5小时前 :

    若把此片看成是一部私家回忆,那确是很好了。

  • 振凯 2小时前 :

    私人乡愁故事。go, go now, don't look back, I love you

  • 初家 3小时前 :

    个人较为无感的状态之一源于我本就没有归属的漂泊,但严格来说剧情的设置也撑不起离开和留下这所有选择的症结,另外演技真的就一般,观看后的记忆点竟都是配角

  • 家馨 6小时前 :

    或许或许,因为我不喜欢这种戏剧化的表演方式,而这一段历史用小孩子的角度去讲述或许有点冷漠了,以及作为一段回忆参杂着浪漫,不喜欢这种感觉(Colin只有四五场戏sad)

  • 吾倚云 8小时前 :

    片中父亲提出要举家搬迁到英格兰生活,却遭到母亲坚决反对,反对理由是不想让孩子因为爱尔兰口音被同龄人嘲讽,但实际上是母亲自己不愿离开故乡。作为中国人,这就根本不是个问题。这种情况放在国内,还争什么啊,父母全都去海对岸工作了,留个祖孙相依为命的留守家庭。

  • 丑问筠 1小时前 :

    导演这么私人,还搞致敬,为啥不自己亲自摄影呢,灾难啊,不要以为黑白多高级,黑白也能整成网大,尤其是还想和色彩硬蹭的时候。

  • 充语梦 9小时前 :

    走出去或者留下来的抉择是很多人都做过的。虽然那个时代那个地方离我很遥远,但是这种抉择的艰难还是很能共情的。

  • 旅白安 5小时前 :

    充满了许多导演儿时的私人回忆,但这些导演令自我感动的情节实在是难以打动并非处于那个时代和国家的观众。但话又说回来了,讲述童年回忆的《罗马》同样是私人的,为什么卡隆的《罗马》反而更能激起异地观众的共鸣与同情?因为卡隆选择将镜头更加聚焦于一个人物:是一个看似脆弱但又内心坚强的女性。这样的形象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不幸遭遇、导演注入的真诚情感,在高超的视听技法衬托下的结果自然是极其讨喜的。但再反观《贝尔法斯特》,过于刻意的镜头设计反而会显得投机取巧。以及在人物情感的塑造上,也没有《罗马》做得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 寿鹏鹍 2小时前 :

    电影是彩色的,现实是黑白的,看到了对电影的爱。除此之外一般般

  • 初雪 0小时前 :

    理应很私人,但童年散文般的叙事太刻意地想要讲述大时代下的暗流涌动,很难带入。

  • 丽漫 9小时前 :

    拜托不要一言不合就播歌,这是在拍电影不是在MV合辑。段与段之间显得非常割裂。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